3522路线检测

当前位置:3522路线检测 > 资讯资讯 > 行业资讯 

2015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发布


      近日,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、国脉互联智慧城市研究中心联合发布2015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。《报告》通过对多个城市的数据采集,分析我国当前各个城市的“智慧化”程度,梳理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,并为未来智慧城市的发展“支招”。
 
      《报告》指出,国家数字红利持续释放,智慧城市发展环境不断优化。2015年,智慧城市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推进任务。随后,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,如《关于积极推动“互联网+”行动计划的引导意见》,提出了“互联网+”益民服务、绿色生态等重要策略,均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;财政部出台《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引导意见》,鼓励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,创新智慧城市融资模式……在这些利好政策的驱动下,智慧城市的建设、发展步入“快车道”。
 
      与此同时,《报告》还指出,智慧城市建设效果初现,但整体水平有待提升;各领域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,但整体发展水平不均衡;中西部智慧城市建设迎头赶上,但区域发展仍有差异。此外,在智慧城市建设中,城市创新能力不断增强,但落地实施力度有待提升。《报告》显示,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政务服务、民生服务和新技术的结合,更加重视服务的多元化、多样化、个性化。目前,许多政府管理与城市服务实现了形式创新,但并没有实现高效、便捷、人性化的服务创新的本质。我国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,对智慧城市建设关键性技术的探索,如物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目前的技术体系仍是基于传统的业务流程进行研发设计,不能够满足物联化、互联化、智能化的智慧城市技术路径要求。
 
      最后,《报告》建议加强一体化顶层设计,突出特色创新模式。完善标准制度建设,健全智慧城市保障体系。建立统一的信息化架构标准,实现跨系统技术集成与信息共享,尽量减少“信息孤岛”、“信息烟囱”,促进各部门的信息共享。建立智慧城市考核评估机制,完善智慧城市建设考核评估体系,加快制定智慧城市建设的奖惩制度,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建设。发挥市场主导机制,建立多元化的运营模式。按照智慧城市的发展规律,加快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模式的实践探索,建立多样化的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模式,充分发挥政府、企业、市民等积极性,促进智慧城市健康、可持续发展。
 
      《报告》还从智慧基础设施、智慧管理、智慧服务、智慧经济、智慧人群保障体系等多个方面入手,对全国151个城市的智慧城市进行评估,无锡、上海、北京等城市领跑全国智慧城市建设,为其他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参考。

推荐资讯 more+